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手足口病---宝爸宝妈看过来

2017-10-11 13:57:03
原创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4.jpg

   每年的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在炎炎夏日,这一个可大可小的疾病,仍然需要引起各位宝爸宝妈们的重视,润大通林整理了一些手足口病相关科普知识,建议转给身边有宝宝的家长们了解一下。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发病位置特点,被称之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

 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的皮疹临床特点: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在宝宝的手、足、口处多发皮疹,可伴有发烧,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特点,不少宝宝在臀部也会有皮疹,皮疹为斑丘疹,丘疹或小疱疹。有的宝宝可能只是发烧、食欲不振,疱疹长在咽喉部,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室内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适龄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

 手足口3.jpg

二、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长要提高警惕,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疱疹,及时送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若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密切留意是否高烧,皮肤是否发冷,精神是否萎靡不振,肢体是否颤抖抽搐,如发现上述症状,立即将患儿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三、只有轻微症状的宝宝,临床上只需对症处理,比如,有发热,低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使用润大通林医用退热贴贴于大椎穴,腹股沟、额头等处,高热可以物理降温搭配口服退烧药处理,如果进食量少,甚至脱水,必要时需要到医院输液,补充液体治疗;

 手足口5.jpg

四、在疱疹性咽峡炎中,宝宝的咽喉很疼,不想吃东西,这个时候,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白粥、菜粥、肉粥、面条等。可以适当降低食物的温度,千万不要吃太热、辛辣刺激食物,温凉一些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可能更好接受。对了,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6个月以上的孩子建议多喝水。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自限性,如果在没有并发症情况下,孩子发烧后能下降(服药或未服药),饮食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正常,大多数7-10天会自己好,不用特别担心。这段时间,多监测孩子的体温,饮食量,大小便情况就可以了,如果并发症较多,严重,或者本身疾病进展严重,则尽快就医,最大限度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