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致命三角区,千万别碰

2017-12-06 17:21:32
原创

摘要:脸上长了痤疮,很多人都会用手去抠,希望能够把痘痘抠破,把里面的脏东西挤出来,让讨厌的痘痘尽快消失。

致命三角区,千万别碰

脸上长了痤疮,很多人都会用手去抠,希望能够把痘痘抠破,把里面的脏东西挤出来,让讨厌的痘痘尽快消失。不过如果这痘痘生在“危险三角区”里,那可要当心了,可有人为此丧命。

三角区.jpg

 

新闻链接:

 

女子挤痘半边脸肿胀 肺部出现20处小脓肿

 

扬州李女士挤了一颗痘,不料5天后面颊肿胀,并畏寒、高热等症状,检查发现肺部有近20个小脓肿。

 

医生指出,李女士肺部的感染正是由金葡菌引起的炎症,这种炎症死亡率非常高,所以非常危险。这种病又叫血源性多发性肺脓肿,通俗地讲,就是细菌进入血液,散播到身体各个部位,造成更为严重的感染。

三角区3.jpg

 

29岁小伙挤痘痘险丧命

 

2016年3月据媒体报道,喻先生从老家江苏盐城东台到昆山出差,途中他的上嘴唇左边长了一颗痘痘。长痘痘不就是个小事嘛,肯定是出差太累火气太旺造成的。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他也没当回事,习惯性地用手给抠掉了。可过了不久小喻的嘴唇越来越红肿,并开始发高烧,炎症扩散,眼睛、肺部都出现严重感染。最后不得不从昆山人民医院转到苏大附一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赵卫峰表示小喻是败血症,出现了严重的颜面部感染,并且伴随败血性肺炎。

 

所谓“危险三角区”说的是鼻子和嘴角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区域,那里的痘痘可不能轻易抠破。痘痘中的细菌会由伤口处长驱直入,造成颅脑感染。

三角区2.jpg

 

医生解释,人体面部有个“危险三角区”:以人的鼻骨的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包括了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两侧等主要面部器官。面部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最常见),在挤压后会进入面部静脉,向下随血液回流进入心脏,再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肺、肝、肾、骨等器官。

 

人面部的血液非常丰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起来面色红润的原因。血液丰富,血管自然也就比别的地方多,血管之间的交通也就变得规模庞大起来。可以说,人面部的血管就好像一个异常复杂的立交桥系统,血液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到达任何地方。

 

面部的血管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面部的静脉没有“静脉瓣”。人体其它区域的静脉壁上每隔一段区域就会有由两片瓣膜组成的静脉瓣,当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的时候,两片瓣膜张开,血液顺利通过;而当血液背向心脏方向流动的时候,两片瓣膜互相搭在一起,封住了血液流通的通道。

 三角区4.jpg

静脉瓣就像一个扇叶一样,保证血液只能从静脉系统回心,而不会在静脉系统里反流。不过这样的静脉瓣并没有出现在面部的血管中。由于面部的肌肉十分丰富,静脉经过肌肉的推挤,其中的血液就很有可能发生反流。

 

血液反流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你恰好用并不干净的手抠破了痘痘,外界的细菌就可能随着痘痘的破口跑到静脉里面去。随着血液的反流,这些细菌可能会被带到更大的静脉中,最终汇到躲在鼻子后面的海绵窦里。

 

海绵窦是位于我们眼睛后方,颅腔深面的一块不规则腔隙。大脑中静脉、眼静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液都汇聚到这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也从这里通过。是当之无愧的“危险区域”。

 三角区5.jpg

刚刚从痘痘的创口中“入侵”的细菌会在血液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繁殖成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进入海绵窦并引起海绵窦炎。它们还会继续散播到大脑当中的每个角落,引起脑膜炎、脑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轻者会感到头晕、头痛、脖子疼,出现喷射状呕吐;重者可能会发高烧,然后变得迟钝;而如果细菌的侵袭力比较强,治疗又不及时,患者甚至会很快丧命。

 

抠痘痘丧命,听起来耸人听闻,但这样的案例确实发生过。所以当痘痘出现在“危险三角区”时,管住双手,就让它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