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镇咳药物作用特点及特殊人群的用药建议
摘要: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治疗,当严重的咳嗽,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时,则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咳嗽应了解其发生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咳嗽、咳痰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咳嗽并不是生病的表现,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治疗,当严重的咳嗽,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时,则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咳嗽应了解其发生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今天润大通林小编就跟大家来聊聊镇咳药物的分类、特点及特殊人群用药的建议。
一、镇咳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镇咳药的分类: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
依赖性中枢镇咳药:可待因和福尔可定。
可待因的作用特点:止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可用于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且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是伴有胸痛的干咳。
福尔可定的作用特点: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成瘾性较之为弱。
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右啡烷。
右美沙芬的作用特点: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 无镇痛和催眠作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
喷托维林的作用特点: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具有抗惊厥和解痉作用。
右啡烷的作用特点:本品为右美沙芬的代谢产物,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今后可 能取代右美沙芬而用于临床治疗。
外周性镇咳药(末梢镇咳药):那可丁、苯丙哌林、莫吉司坦、苯佐那酯。
那可丁的作用特点:阿片所含的异哇琳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无依赖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苯丙哌林的作用特点: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可抑制外周传入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
莫吉司坦的作用特点:外周性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较强。
苯佐那酯的作用特点:丁卡因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抑制咳嗽反射的传入神经。
二、如何合理选用镇咳药?
1. 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作用强,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频繁、剧烈干咳。但应注意不能用与多痰的患者,避免因抑制咳嗽反射而引起痰液阻塞,加重病情等各种严重后果;
2. 具有依赖性的镇咳药不宜长期使用,应注意用量及次数的控制,以避免成瘾;
3. 外周性镇咳药由于作用缓和,一般用于较为轻度的咳嗽;
4. 需要注意的是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治疗,镇咳药物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痰多患者宜合用祛痰药物。
三、儿童使用镇咳药应注意什么问题?
1. 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亦为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 如病因不明,或年龄太小无法进行相关检查,可进行经验性治疗或对症治疗。 3. 镇咳药物不宜应用于婴儿。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中指出:依赖性的中枢镇咳药可待因、福尔可定不推荐用作儿童镇咳药,禁用于 1 岁以下儿童;没有证据显示右美沙芬对儿童有镇咳效应,给药方案是由成人有效剂量外推而来的(可能不合理),同时也有不良反应的报道;苯佐那酯用于 10 岁以上儿童;喷托维林用于 5 岁以上儿童。
四、妊娠期镇咳药的使用有何建议?
妊娠期间,除药物暴露外,很多原因可导致不良结果,妊娠期用药除参考安全性分级外,更应结合患者情况谨慎评估风险与获益。
1. 可待因可于妊娠全程用于治疗持续干咳,但若长期使用过高剂量或在临近分娩时使用,会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及戒断症状;
2. FDA对右美沙芬的妊娠安全性评估,妊娠早期禁用;
3. 那可丁可能具有致突变效应,含有那可丁的药物禁用于妊娠期妇女;
4. 孕妇禁用喷托维林。
有报道,妊娠前三个月使用可待因与出生缺陷(包括某些心脏缺陷)相关, 可待因可透过胎盘屏障引起新生儿戒断症状,分娩期使用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长时间或高剂量使用风险更高。
五、 哺乳期镇咳药的使用有何建议?
1. 哺乳期使用此类药物之前应先尝试使用吸入疗法、湿化疗法和祛痰药进行治疗;
2. 哺乳期可以单次给予右美沙芬或可待因进行治疗,重复给药时应注意严密观察嗜睡症状;
3. 哺乳期禁用喷托维林。
4. 重复给药治疗时不宜使用苯丙哌林和那可丁,但如单次使用以上药物,无需限制哺乳;
5. 可待因可乳汁排泄,哺乳期慎用,如需使用建议尽量短期最低有效剂量使用,并观察乳儿是否存在嗜睡、喂养或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