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新生儿20个生理现象
摘要:喜添新丁,父母高兴,可新生儿的问题不少,有时也会让年轻父母焦头烂额,小编总结了新生儿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在此分享给大家!
必收藏—— 新生儿20个生理现象及护理
喜添新丁,父母高兴,可新生儿的问题不少,有时也会让年轻父母焦头烂额,小编总结了新生儿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在此分享给大家!
1. 诞生牙
诞生牙是指一出生就萌出的牙齿,是正常乳牙的过早萌出。
由于萌出太早,多数牙根尚未发育,常常是软软的,并很松动。如果因极度松动影响婴儿哺乳或有可能脱落而被婴儿吸入气管造成危险时,则应该及时拔除。
如果不松动,则应该保留,因为该牙为正常乳牙,拔除后就不会再长,以后可能造成乳牙缺失。
保留的诞生牙由于多长在下颌,有可能在吸吮时对舌系带造成摩擦而导致溃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调磨诞生牙或改用汤匙喂养,溃疡处涂用药物治疗。
2.先锋头
胎儿经过产道娩出时,因头部受压引起头颅软组织内血液循环受阻而致的变形。因胎头大于产道,在产道扩张过程中胎头受软组织压迫,静脉回流受阻,水分外渗造成头皮软组织水肿,即先锋头或称产瘤。
初产妇由于产道较紧,故第一胎头位娩出的新生儿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先锋头。
头顶较长呈橄榄形,指压有凹陷痕,水肿可随侧睡方向而改变。一般生后 2~3 天就被吸收,个别需 6~7 天消退,无需治疗。
3.马牙
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形成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数周内可自然消退。
不可擦拭或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4.脐疝
常见于正常新生儿中,一般在脐带残端脱落后脐部渐增大,内容物可以是肠段中大网膜。哭闹时可增大,多数婴儿在 1~2 岁内能自愈。特大脐疝可行手术处理。这类婴儿避免剧烈哭闹。
5.新生儿鞘膜积液
往往在新生儿终末期发生,以后渐增大,多为单侧性,不伴有腹股沟疝,一般数月后都能自愈。
6.新生儿隐睾
绝大多数男性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下降,但少数下降延迟或有部分会停滞在腹股沟内。未下降时应该动态观察,如在 1 岁内不下降需手术治疗。
7.新生儿汗疱疹
炎热季节常在前胸,前额等处见针头大小的汗疱疹,又称白痱。因新生儿汗腺功能欠佳所致。
8.新生儿粟粒疹
鼻尖、鼻翼等处的黄白小点。与母亲体内的雄激素有关,在4-6个月时自行消失
9.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不同于成人,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肝循环的原因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排除性诊断,需排除病理性黄疸。
10.溢乳
新生儿胃体呈水平,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肌肉相对紧张,进入胃内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嘴巴里流出来,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特别是宝宝在激烈的哭闹后吃奶更容易溢乳。
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就行,吃奶后将宝宝抱起来靠在妈妈的肩膀上,轻轻的拍打宝宝的背部,将宝宝和奶一起吃进去的气体尽量拍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溢乳。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溢乳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11.青记
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多数在 2~3 岁消退,个别 7~8 岁时自然消退。
12.新生儿枕秃
新生儿的头发质量与妈妈孕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新生儿枕秃并不是新生儿缺钙的特有体征,枕头比较硬,缺铁性贫血,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都可以导致枕秃。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生15天后要添加鱼肝油,早产儿生后一周就开始添加,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至于服用多长时间,要根据生长发育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13.新生儿神经反射
正常足月儿,在 1 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没发育完善,可出现病理性反射,如巴氏征,不属于病理性。
14.新生儿出汗多
新生儿手心、脚心极易出汗,睡觉时头部也微微出汗,因为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当周围的温度较高时,婴儿会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和出汗来散热,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居室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要给宝宝足够的水分,室内温度一般在22℃--25℃,相对湿度要55%--65%
新生儿生后初期,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 5~6 天降到最低点(但不超过出生体重的 9%),一般于 7~10 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15.新生儿水肿
生后 3~5 日,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和腋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 天后消失,与新生儿水代谢不稳定有关。
正常新生儿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 80%,高于其他年龄组,增加的部分主要在细胞外液。因此,正常新生儿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肿。
早产儿尤为明显,甚至可出现指压痕,以手背,足背及眼睑等处明显。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血循环中的心利钠素水平较低有关,影响肾脏排钠的作用和水分的排出,随着生理性体重下降,多余的液体排出后,水肿自然消失。
16.生理性脱发
一些新生儿在生后数周可出现脱发现象,多数婴儿为隐袭性脱发,头发绵细色浅,少数表现为突然出现明显头发脱落。
这均属于生理性脱发。多数小儿脱发数月后可复原,有时可持续数年,但最终均能长出正常的头发,其原因未明。
17.过敏红斑
多数发生在洗澡之后,部分新生儿受光线、空气或肥皂、毛巾、温度等刺激都会出现红斑,多者可融合成片。
面部和躯干四肢都可以有,其中以躯干部较为多见,2~3 小时后自然消失。但亦有此起彼伏,约一周左右自愈,无需特殊治疗。
18.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后初期,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 5~6 天降到最低点(但不超过出生体重的 9%),一般于 7~10 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19.新生儿打嗝
新生儿吃的着急或者哪里不对,会出现持续的打嗝,宝宝很不舒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妈妈有中指弹击宝宝足底,令其啼哭数声,哭声停止以后,打嗝就停止了,如果哭声停止,还出现打嗝现象,需要重复上述方法。
20.呼吸时快时慢
新生儿胸腔小,气体交换量少,主要靠呼吸次数增加维持气体交换,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40-60次,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呼吸节律有时会不规则,特别是在睡梦中,会出现呼吸快慢不均匀,屏气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